中经评论:科技为笔,绘就“三农”新图景
喜看稻菽千重浪。金秋时节的中经神州大地,万象“耕”新、评论“丰”景正好。科技安徽桐城82岁老奶奶操控无人机洒药,为笔湖北襄阳超8000台农机具安装了北斗智能驾驶系统,绘新河南滑县抗旱耐热玉米新品种迎来好收成……一项项新技术撑起丰收底气。图景
五谷丰登,三农是中经幸福生活的依托,也是评论国家安全的基石。近日,科技“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成绩单”公布。为笔希望的绘新田野上,大国粮仓根基愈发稳固,图景农村发展活力持续迸发,三农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先看农业。“科技范儿”成就“丰收味儿”。一批底盘技术被攻克,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被育成,一批先进适用农机被研发,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在重塑农业生产的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202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再看农村。今天的乡村,田间地头架起电商直播间,乡村治理有了“智慧大脑”,“村字号”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和美乡村愈发宜居宜业。数据显示,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464万公里,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2199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落脚点还在“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十四五”以来,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到了2024年的2.34∶1。乡村发展活力涌动,农民的面貌也变得更加“多样”。“沂蒙二姐”吕玉霞以诗为媒,让乡村之美“出圈”;走街串巷卖豆腐的李福贵,让世界看到中国乡村的坚韧与温度。不只是她们,当前我国乡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900多万人次。
现代化乡村,有传统韵味,有科技范儿,有广袤田野的累累硕果,也有亿万农民的殷殷期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要看到,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技术与产业融合深度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导致部分数字农业产业投入高、周期长、转化率低;公共服务仍需完善,乡村治理数字化以及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些要求,清晰勾勒出做好“三农”工作的策略与思路。一方面,需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业加速向“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农业转型。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富起来,把乡村建设得更美好、宜居、便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广袤乡村必将焕发新的勃勃生机,绘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娱乐)
-
海峡网5月7日讯 泉州网记者 陈祥木 文/图)明令禁止不能开车用手机,还是有人屡教不改。前日上午,一男子边开车边看手机,结果失控撞向路边的行道树,掉头后又撞到一辆摩托车,导致摩托车上的一男一女受伤,车 ...[详细]
-
男子高速上和陌生大哥同行900公里:分开时互赠食物,这几天还在回想奇妙的缘分
“高速上和陌生大哥一起同行900公里。”近日,周先生在网上分享自己这段奇妙的经历引发网友关注,周先生开车从广东回贵州,高速上遇到同车型大哥一路同行900公里,快到目的地时两人在服务区见面,“大哥还给了 ...[详细]
-
△高市早苗资料图)日本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7日正式确定党内高层新人事安排。日本媒体认为,新班底中多数成员出自在总裁选举中支持她的“麻生派”议员阵营,具有强烈的“论功行赏”色彩。△铃木俊一资料图)在党 ...[详细]
-
又是一年岁末时,虎年的钟声越来越近。1月26日,泉州市东南公益协会的志愿者和晋江陈埭基督教堂的爱心人士走进永春,慰问孤寡老人和困难学子,给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学习用品、新春大礼包及慰问金等。志愿者和爱心 ...[详细]
-
亚足联保送卡塔尔沙特,安排世预赛主场+赛程便利,世界名帅炮轰
世预赛亚洲区第四阶段开打,18强赛3个小组的第3、4名,共计6支球队阿曼、伊拉克、阿联酋、印尼、卡塔尔、沙特)将争夺最后2个世界杯直通名额。但比赛还没踢,亚足联就先给卡塔尔和沙特提供了便利,不仅强行指 ...[详细]
-
昨日是春节长假最后一天,泉州市迎来返程客流高峰,高速路部分路段通行缓慢,个别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记者了解到,长假期间,泉州市海陆空运输总体平稳。昨日,泉州辖区高速迎来返程高峰,多路段车流量增多,通行 ...[详细]
-
被智能马桶喷出开水烫伤的女子伤势已痊愈:赔偿款全部到位,准备起诉网暴者
极目新闻记者 郭迩10月2日,女子被智能马桶喷出的开水烫伤一事冲上热搜。10月3日,当事人小林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自己的伤势已经痊愈,赔偿款已到位,但她也因此遭受网暴,下一步她打算起诉发布恶意评论者 ...[详细]
-
东南网12月13日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通讯员 康庆平)近日,永春芦柑出口美国首发仪式在永春县聚富果品有限公司举行。该公司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输入美国的宽皮类柑橘出口企业,实现了永春芦柑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详细]
-
奎霞巷将直达濠沟墘 有效降低花巷支路、会通巷的交通压力完工后可有效降低鲤城花巷支路、会通巷的交通压力为解决路段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鲤城区将实施奎霞巷打通工程。记者昨日从鲤中街道获悉,日前房屋 ...[详细]
-
即日起,通车13年多的泉州晋江大桥迎来首次维修保养。根据养护进度,有关部门将对大桥采取必要的适时交通管制。负责该大桥日常养护检查的市公路中心桥隧分中心负责人杨飞燕介绍,泉州晋江大桥2008年10月15 ...[详细]